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

寬容

作者:2年13班 林柏廷  /  指導老師:劉英玲老師

  唐朝時的名臣魏徵,是唐太宗的得力助手,但他在唐太宗尚未成為皇帝時,卻是其頭號敵對勢力-前太子李建成的部下,甚至曾多次為李建成出計謀陷害唐太宗。但在玄武門之變後,唐太宗不但不殺他,反而重用他,也正因為如此,唐太宗有了一面可以「明得失」的鏡子。

  寬容,讓唐太宗獲得了一位賢臣,可見寬容是一件利人利己的美事。但是,有多少人能夠對自己的敵人,甚至是傷害過自己的人寬容呢?一般人往往容易因為怒氣,而不顧後果的對自己的敵人瘋狂反擊,殊不知如此只會讓事情惡化而已,完全沒辦法解決問題,如此無疑是抱薪救火的舉動。

  我以前曾與一位同學一言不和,以至於反目成仇,我們在吵架期間常常惡意以惡言中傷對方,甚至拳腳相向,結果後來雙雙都遭師長責罵,一場友誼也因此破碎了,真是得不償失啊!

  後來,我們畢業了,各奔前程就讀不同的國中,但我卻一直存在著這個遺憾-為何我們當時不能互相寬容對方呢?我們如此斤斤計較,到頭來也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啊!由此可見,當別人對你做錯事時,不如先冷靜一下,想想是報復好?還是寬容好?三思而後行,以免留下無法補償的遺憾。

  「忍一時風平浪靜,退一步海闊天空」,當別人侵犯你時,不妨「靜、思、行。」先冷靜,再思考,而後行。當然,「行」必然是寬容,寬容不但可以使對方認錯並化解危機,而且還有可能像唐太宗般獲得自身好處,何樂而不為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