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8日 星期二

媽媽的呵護與叮嚀

作者:1年17班 劉昱彣 / 指導老師:林淑華

  每個人的生命中,總有人對你無怨無悔的付出,默默疼惜自己,而那個人正是我最親愛的「媽媽」。

  從小我就體弱多病,所以醫院與診所就有如我家的廚房,雖然那地方總會使人厭惡,但媽媽還是會聽從各個醫生的指示,定時拿藥給我,就只希望我可以趕快好起來,這時候的媽媽,真像是一位貼身的護士,無時無刻的在我身邊。

  小時候全家一起出遊去玩,只要不小心跌倒了、受傷了,媽媽總是第一個拿出藥膏來替我擦拭的人,若傷痕太深、太痛,我便會哭泣,但媽媽總有許多法子可以使我馬上止住淚水,這時候的媽媽,就像是一位專屬的魔術師,總有千奇百怪的辦法。

  國小時和同學吵架,媽媽總會聽我敘說事情的來龍去脈,再慢慢的沉思,想想問題出自於誰,再為我提出好辦法或好建議,但若我是遇上一些無法聽別人意見的朋友,她會提醒我:「把自己的事做好,嘴在別人的臉上,別人怎麼說我們是無法去控制的。」雖然和同學吵架很難受,但想起媽媽的耳提面命,我的心就不再那麼的鬱卒,反而找到了更值得我去珍惜的知心朋友,這時候的媽媽,有如一位無所不能的心理醫生,總能聽到我的喜、怒、哀、樂。

  剛上國一,無法適應新的階段,但媽媽告訴我:「國中和國小不一樣了,應該早一點適應新生活,調整一下自己的讀書習慣,不可以再像小學一樣,『臨時抱佛腳』了!」這時候的媽媽,如同一位博學多聞的專家,告知我哪些是我該注意的小地方。

  這些回憶及言語早已烙印在我的心底,無法抹滅,但只要想起這些點點滴滴,就覺得時間真快,所以我應該把握當下珍惜和家人相處的機會,這樣又可以再為自己的生活多增添一點點的色彩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